近日,来自17个国家的110多位联想全球高管汇聚一堂,在深圳开启了联想一年一度的glt全球影响力大会。这些“联想人”有着不同的肤色与外貌特征,齐聚一堂的景象仿若“小联合国”,连腾讯的高级副总裁都忍不住惊叹:“想不到联想如此国际化”。
笔者想到近日的另一条消息:《福布斯》公布了最受信赖公司榜(top regarded companies list),联想从全球2000强公司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top100榜单,位列第27名,成为仅有的两家上榜top100的中国企业之一。
一个是正在深圳发生的场景,一个是来自海外的荣誉,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在描绘着一个国际化的联想“印象”。
业绩卓著,“出海”榜样
联想在全球范围的业务布局及成就有目共睹,是其作为国际化企业的最“硬”证明。
据悉,联想业务已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构建起了全球化的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体系。目前,联想已有70%的营收来自于海外,每年为用户提供近1.5亿台的智能终端设备,pc、智能终端、企业数据中心等业务更是走在了全球行业前列。
2016年,联想pc业务蝉联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达21.3%;联想移动业务在24个国家进入前五,12个国家进入前三;2017年,联想以91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入围isc2017全球hpc top500份额榜,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第一,继续蝉联全球第二。
以表现亮眼的金砖五国业绩为例,2016年,联想在金砖五国的营收已达到集团总营收的45%,即190亿美元;在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实现营收60亿美元,增长了10倍。具体来看,联想在多个金砖国家的pc和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三,已经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俄罗斯,pc市场份额达23%,排名第一;在印度,联想pc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都排名前三,每三秒钟就有1台联想设备在印度售出;在巴西,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二,巴西市场上每卖出四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是出自联想;在南非,联想pc 市场份额25%,排名第二。
赢得生意更赢得认可,多面的全球影响力与国际化印象
可以说,联想是国际化最成功的中国企业。从一家中国本土品牌成长为国际化品牌,并成为可以与全球顶尖公司同台竞技的“中国力量”,“联想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于超越“业绩”的更多面,更长远的价值塑造,即赢得生意,更赢得认可:
2015年至2017年,联想连续三年入选“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单,成为中国仅有的两家入选品牌之一;
2017年,“brandz(tm)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上,联想以超高分当选出海品牌首强;
2017年,联想入围“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1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
2017年,企业社交分析的全球领先者netbase公布的“2017年度全球100大最受人们喜爱的品牌”中,联想成为中国仅有的两家入选品牌之一。
作为“全球性品牌”的联想屡获国际认可并不奇怪,相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2014年,杨元庆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时,曾被问到,“中国企业应向美国企业学习什么,以及美国企业应该向中国企业学习什么?” 杨元庆干脆利落地答道:“我觉得两国企业都应该向联想学习。”——这其中最值得学习的,大概就是以“本土化”的方式来实现“国际化”。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联想在组建公司的海外办事处时,往往只带极少数中国员工去到当地,分公司的主体成员都是当地人。联想相信,只有给本地员工充分的信任,才能真正打开当地的市场。
在美国的联想工厂里,很难见到亚洲面孔,而更多是白色、黑色、棕色的面孔。能提醒人们这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的,大概只有墙上中英文双语写就的联想企业文化告示。
高层领导团队的“国际化”程度上更可展现这种信任:联想最高领导班子lec(执行委员会),共9名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近日正在参加今年glt会议的110多位高管,分别来自17个国家,其中40%的高管来自中国,其余60%均来自世界各国——这些高管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能汇集到一起可非易事。
专注于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组织变革管理咨询师elliott zaagman(艾略特扎格曼)曾发文对比过联想与华为这两家成功“走出去”的企业的海外印象与模式差异:
“我身边几乎每一位对这两家企业有深度了解的朋友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联想,在很多方面上看,确实是一家全球化公司。而华为,则更像是一家中国企业在处理其国际业务。’”
最初开拓国际业务的方式决定了两家企业在国际扩张道路上的不同路径。虽然联想曾一度为解决文化融合问题而奔波劳碌,但努力消除公司与当地员工、当地文化的疏离感,对企业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的声望却有长远助益。
“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来处理公司的文化融合事宜。现在看来,联想的举措不仅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企业,也对很多国外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文化之力——相信什么,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曾几何时,如何建立起全球化的公司文化与统一价值观,是联想国际化最大的困难之一,语言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都让联想的国际化如履薄冰。
如今的景象如何呢?在联想内部最盛大的企业文化活动——联想誓师大会(kickoff)上,来自欧洲、中东、非洲、日本、印度、新加坡、斯里兰卡等不同国家的团队汇聚一起,共同喊出“we are lenovo”的口号。人们不难看出联想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是成功的。
一方面,联想本身所崇尚的乐观、互信的企业价值观,是更能够被全球各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员工所认可的。
“我喜欢这里的一个原因是,这里很礼貌。中国不少科技企业在开会时常常出现两个员工一言不合就互相指责的情形。但在联想,这样的情况极少发生。我当然不是说联想开内部会议的时候就没有不同声音,我想强调的只是,即使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公司也会鼓励员工用礼貌、恭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另一方面,从开始国际化之初,到多年的经营努力,联想人的信念与姿态至为重要。正如elliott zaagman(艾略特扎格曼)的观察:
“除了在人才招募方面强调全球化与多元化,联想的另一大特点是,中方领导人在面对文化碰撞问题时,态度更为开放。”
“他们愿意在碰撞中学习他国文化,他们愿意摆脱‘舒适区域’,尝试新的挑战。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有着全球化的开放视野。”
除了开放的心态,推动联想国际化之路的应还有一份不惜经历阵痛的坚决:为了更好地融合全球员工,联想早在多年前就已将公司的官方语言改为英文,除了中国区内部会议外,其他地方一律使用英语。这一变革在当时可说是一个艰巨挑战,但也的确为联想建立统一的文化与价值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真正成功的国际化企业?联想的答案或可参考
什么是真正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不同人、不同企业会有迥异的答案,但联想确实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出色的海外业绩,全球化的人才构成,世界性的品牌影响力,全球化的运营模式,以及全球化的企业文化与统一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国际化的尝试,而选择怎样的道路需要谨慎思考与衡量。这些道路并不可说具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而在于企业具备怎样的文化根基,如何开启国际化进程,以及着眼于怎样的未来图景。
就长远价值与多元影响力而言,联想的成绩与模式值得这些企业探究与学习。